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前沿资讯 > 文章 当前位置: 前沿资讯 > 文章

舆情裹挟下的海花岛39栋建筑 坐以待命

时间:2022-01-14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舆情裹挟下的海花岛39栋建筑,坐以待命丨特稿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海花岛“39栋楼”事件的舆情之所以“高烧不退”,与外界受众获取到的权威信息不畅、信息不对称有关,从而引发舆情泛滥,缺乏权威主流声音的引导。

  中房报记者 陈标志丨海南儋州报道

  1月5日,有自媒体发文称,等到6点半都没等来官方回应,失望之余,决定明天亲自登岛。

  可是,在1月6日之前,去往海花岛2号岛2-14-1地块的所有入口,均有人把守。前往2号岛的看客,只能入住附近的民宿,遥望2号岛东北角的39栋楼。

  2021年12月30日,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出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之后,大批自媒体从业人员“捷足先登”赶赴海花岛,借助微博、抖音、快手及等自媒体平台,以铺天盖地的视频、文字内容,向外界迅速传递 “海花岛39栋楼要拆”的信息。

  在铺天盖地的舆情强势包围之下,海花岛2号岛39栋建筑“意外走红”,让海花岛的工作人员都始料未及。即便是2号岛39栋建筑工地必经之路被管制封闭,仍有大批好奇的访客纷纷前往。

  据全媒通舆情监测系统监测,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1月10日19时,全网共监测到有关“海花岛39栋楼”舆情信息多达29670条,其中排名第一的为微博,占比36.9%;APP占比18.03%,排名第二;微信占比15.74%,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自媒体与传统媒体路径信息百分比分别为99%、1%。

  如果算上行政处罚决定书出具当天,1月8日是“10日内自行拆除”的大限,但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针对2号岛39栋建筑是否拆除尚未有时刻表,去留仍是一个谜。

  ━━━━

  行政处罚书引发的舆论风波

远望海花岛39栋楼。远望海花岛39栋楼。

  “不要问那么多啦,赶紧走吧……”1月7日中午,数名穿着作训服的年轻人坐在海花岛2号岛纬九北路路口临时搭起的遮阳棚下,面无表情地对前来围观的访客说。

  纬九北路路口是去往涉事39栋楼的主要通道之一。此前,由于2号岛2-14-1地块(即风波中的39栋高层建筑工地)地处人工岛一隅,除了运输车辆外,很少有社会车辆及行人到访。

  平静被去年年底的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打破了。

  自2021年12月30日起,一张贴在墙体上的《行政处罚(限期拆除)决定书》开始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后经证实,这张行政处罚决定书是真的。

  海南省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于2021年12月30日作出的该《行政处罚(限期拆除)决定书》,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海花岛2号岛三(六)期项目总建筑面积43万余平方米、39栋楼被认定是违法建(构)筑物;责令海花岛方面在10日内拆除,逾期行政执法部门将组织拆除。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座位于海南省西部的“世界最大花型人工旅游岛”,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些自媒体纯粹在瞎炒作,说整个海花岛都要拆掉。”路口看守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后续的事情进展关注官方信息发布,其他渠道都不要相信。但至于通过哪些官方渠道,该工作人员一时也说不上来。

  就在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的第二天,就有大批自媒体从业人员陆续登岛,去了海花岛2号岛2-14-1地块项目现场,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报道”现场。

  记者也留意到,一个注册名为“地产x王”自媒体号主播,在某视频直播平台现场直播39栋涉案建筑。该男性自媒体人员一边在项目工地来回走动,一边在镜头外中大声嚷道:“老铁们,海花岛39栋楼马上就要拆了”,引起上万人次的网民围观。

  在一些微信群里,也有人有意或者无意地转发了多段视频,其中一些视频是自媒体东拼西凑关于海花岛2号39栋建筑被责令自拆的内容,有些明显能看出与39栋建筑无关的建筑被爆破炸掉的视频。尽管如此,但仍有人在群里追问:“海花岛39栋楼被炸掉了吗?”

  ━━━━

  多处路口设卡不允许入内

 通往39栋楼路上的一处设卡点。 通往39栋楼路上的一处设卡点。

  1月7日中午,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海花岛对岸的滨海大道一侧饭店用餐时,见到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坐在餐桌旁,一边刷着手机上的视频,一边谈论着海花岛2号岛39栋建筑要拆除的话题。一老年男子对一旁的中年女子说:“要是拆掉了,真的是太可惜了。”

  是日中午,海花岛2号岛纬九北路路口,陆续驶来了多辆外地牌照的私家车,但在路口均被看守人员挡了回去。记者见到,尽管车辆已经掉头折返,但车上的乘客仍心有不甘,手持手机伸出车窗外,朝着远处的39栋建筑方向拍摄。

  2021年12月31日以后,也有大量自媒体从业人员涌向海花岛2号岛,扎住在39栋涉事建筑的周边民宿,等待39栋建筑的自拆,或“大限”之后有关部门组织拆楼。由于2号岛2-14-1地块项目工地的多条通道被设卡封闭,有人只好动用航拍器拍摄现场。

  附近一家民宿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最近他们的民宿住进了不少外地客人,且连续预订了好几天房间。“一些客人背着照相机、三脚架等摄影器材,主动提出要住高层和靠39栋建筑那边的房间。”

  在媒介的“裹挟”下,曾经很少人知道的海花岛2号岛39栋建筑,一夜之间全国“走红”,引得外界广泛关注和围观。

  在附近从事电梯安装的吴(音)姓小伙告诉记者,此前,39栋楼工地只有工程车或送货车辆来来往往,从1月1日前后,有不少私家车直接开到了工地附近,车上下来的人拿着专业的摄影工具,对着工地上的建筑拍照或现场直播。

  “这一情况大概持续了一两天的样子,后来当地政府部门派工作人员放置了路障,拉起了警戒线,私家车和行人都不能进了。”吴先生告诉记者,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人赶来看热闹。

  记者向看守路口的工作人员求证,但他们更多的是保持沉默。良久,一名穿着作训服的小伙起身从遮阳棚里出来。“我都跟你说了,不要相信网上那些自媒体的东西,他们简直就是在造谣。”小伙一边取盒饭,一边对记者重复此前说的话,“你留意官方信息发布吧,比如电视台、报纸等官方渠道。”

  记者正与该工作人员交谈时,旁边一名年龄稍长的男子示意他不要多说话。之后,又是良久的沉默。

  在靠近海边的一条通道,也被设卡封闭。一名准备前往39栋建筑工地送货的大卡车,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司机下车与守卡人员交涉,由于没有“路条”,司机着急地四处打电话。

  “我是来送货的,你们不让我进就拉倒,我就将车停这里了。”送货司机显然有些生气。最后,一名着西装的工作人员查看了手机的微信群,确认司机有“路条”才得以放行。

  着西装的小伙告诉记者,他是海花岛物业工作人员,着作训服的是当地政府部门派来的工作人员。小伙还叮嘱记者,不允许朝39栋建筑的方向拍照。

  ━━━━

  舆情泛滥之下的反思

舆情监测分析图。舆情监测分析图。

  1月3日深夜,作为海花岛的运营商,恒大童世界集团(原海花岛产业集团)通过其多个新媒体渠道,发布了一则《致海花岛业主的一封信》。这封公开信,算是海花岛方面对外界的首次发声和回应。

  在这封公开信里,海花岛方面主要阐述了几个观点:行政处罚决定书仅是针对2号岛2-14-1地块39栋楼,不涉及海花岛其他地块,即6万余户已收楼业主和628户未收楼业主的地块和楼宇;海花岛项目是恒大在海南投资开发的重大项目,也是儋州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项目,取得了系列合法手续,累计投入约810亿元;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指引,积极沟通,妥善处理。

  1月4日,海花岛方面就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向当地政府部门提出了行政复议。截至目前,无论是当地政府部门,还是海花岛方面,没有对外发布最新的信息。

  从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开始,到媒介铺天盖地的传播,海花岛2号岛三(六)期项目39栋楼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至今没有平息。

  从舆情总趋势来看,随着1月3日深夜恒大童世界集团在其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致海花岛业主的一封信》后,舆情在1月4日达到峰值,1月5日后趋于下降趋势。

  另据监测,媒体发布地区依次为北京、广东、上海、四川、海南等,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占比分别为99%、1%。

  全媒通舆情事务所负责人邵长伟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舆情监测数据来看,在“39栋楼”事件上,自媒体起到了主流的推波助澜作用,“39栋楼”事件的舆情之所以“高烧不退”,也与外界受众获取到的权威信息不畅、信息不对称有关,从而引发舆情泛滥,缺乏权威主流声音的引导。

恒大陷债务危机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上一篇:天津安阳迎战奥密克戎,全国各地出行政策汇总!一图速览

下一篇:韩国突发!

合作网站 | 联系《法治前沿网》 | 关于《法治前沿》
冀ICP备19037477号  |   QQ:/微信:443594666  |  地址:法治前沿-WWW.CNLAW.TOP  |  电话:010-88888888  |  

法律顾问:北京前沿律师事务所 主任: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