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11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我们在战位报告 英雄篇章 激情与梦想:戴明盟炙热如初的“航母梦” 来源:南海舰队 (一) 塔台发出信号,引导员引导飞机从停机仓缓缓驶出,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一片嘈杂声中,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跑、转弯、起飞…… 相较年轻的飞行员,戴明盟的飞机滑行的路线更长一些,机头拉伸的速度也更平缓一些。周围的飞行员解释道“戴明盟更谨慎一些。” 这是2021年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的训练场,戴明盟刚满50岁,距离他19岁第一次飞上蓝天已经整整过去了31年。虽然依旧身强力壮,但他的飞行生命却已接近暮年。 2019年的戴明盟曾经感慨“如果运气好,还能飞2年,到50岁。”如今,两年到了,对飞行的感情愈加深厚,当问起何时告别飞行,他的回答和当年一样:“如果运气好,如果允许,再飞几年”。 这场飞行训练需要整整一个上午,其中包含两次独立的飞行任务。大约一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停机坪上,驾驶舱门打开,地勤熟悉地打开他身上的卡扣,他走下登机梯,摘下头盔,一言不发地登上接驳车,离开停机仓前往塔台准备下一次飞行训练。 飞机降落后,地勤人员在引导舰载机滑行路线 当飞行员是他儿时的心愿,高中毕业那年,部队在江津招录飞行员,他毫不犹豫报上了名。当年8月,他收到了一份来自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年少的心愿得以实现,不过是一个引子,属于飞行员的生涯才刚刚开始。飞行员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它考验着人的体能和细致程度,对人的身体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丧命。 在戴明盟的职业生涯中,先后飞过16种机型,这对于职业飞行员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数量,在这些飞行经历中,并不是没有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瞬间,第一次是在刚上军校时的跳伞训练,在自由落体般快速掉落的过程中,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降落伞伞绳缠住了伞翼,虽然在学校里学过险情处理,但危机真正来临的时候,依旧让他惊出一身冷汗。另一次是在他毕业分配到海军某飞行团后不久,他和战友驾驶飞机升空后引擎忽然起火,为了避开地面人员和设施,他们一直操纵着下坠的飞机,在500米高度才弹射离机,事后发现,再过几秒,也许就再也跳不出来了……这些经历都积累成对飞行的敬畏,戴明盟戏称“面对死亡是一种独特体验”。 2021年5月25日,刚完成飞行训练任务的戴明盟 (二) 2018年央视《开讲啦》策划过一个“英雄礼赞”系列节目,其中邀请戴明盟讲述他和舰载机的故事,他是这样总结舰载机飞行员的:“舰载机飞行员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一是因为着舰非常危险而且空间很小,二是我们必须非常完美、非常精准地完成着舰任务。”“刀尖上跳舞”,他很喜欢这个叫法,充满炙热和极致,勇气和血性。 舰载机是航母的利刃,舰载机飞行员和飞行员有很大的不同,在运动的航母上,有限的着舰区域,降落和起飞的难度大大超过陆地,陆地上降落需要降低飞机的运行速度,在舰载机上则恰恰相反,时速两百米的飞机必须在高速中精确地降落在航母甲板和阻拦索之间,这需要采用飞行员称为“反驱驾驶”的技术,用小小的尾钩钩住阻拦索,在一瞬间将高速中的飞机速度骤降为零,需要高速是因为一旦挂索失败,舰载机飞行员必须迅速拉升飞机,迅速复飞。 舰载机挂索着舰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 那是一种被人给活生生拽住的感觉。 颈椎、腰椎和脊柱承受着巨大的载荷、起飞时眼前视野的缩小、“红视”现象的出现,这些身体上的压力在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那里并不是最致命的问题,更难的是驯服歼-15舰载战斗机,这架绰号叫做“飞鲨”的舰载机填补了中国舰载战斗机的空白,同样的,全新的折叠翼、阻拦钩带来了不可预知的问题,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航母舰载机舰歼-15尾翼上的“飞鲨” 在飞行员的世界里,万众瞩目是万分风险的同义词。2012年11月23日是舰载机初飞的日子,当天的新闻是这样描述那个降落的瞬间:“随着‘嘭’的一声拉动弓弦般的脆响,眨眼间,舰载机的两个后轮‘拍’在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精准地钩住了第二道阻拦索,飞机掀起的气流,猛然涌向两侧,激起了一缕青烟,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出现在飞行甲板上,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字的两边,尾钩钩住处,正是‘V’字的底端。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稳稳停在飞行跑道上。” 自从戴明盟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成功阻拦着舰在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甲板那一刻起,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航母时代终于到来了,战斗机有了飞行员,中国航母有了“刀刃”。 再后来,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诸多第一次,代表着一代飞行员拓殖着中国舰载机事业版图的努力。拓殖的意思就是,保持前行,超越自我。 这是中国航母和舰载机事业的激情与梦想。 (三) 如今戴明盟50岁了。 他的身体很好,有着丰沛的精力,每日保持规律的作息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他喜欢晚上8点准时去游泳场,锻炼一小时,适量稳定的运动能够保持他内心的平衡。但无论从什么角度而言,作为飞行员的他已到达停飞年限,没有人要求他继续飞下去了,对于中国飞行事业,他做得已经足够了,如同里程碑上的标志。但他选择了继续飞行,从舰载机换成了其他陆地机型,每年保持几十个小时的飞行时间,这是飞行员每年的最低飞行时长,也是身为一名职业飞行员的自我修养。 翱翔在蓝天中的真实感,密闭的空间,复杂的仪器,熟悉的引擎声,耳麦里传来的塔台的命令,还有那些难以描述的感受,这些是只有在驾驶舱里才能够得到的满足感,也是这位英雄试飞员念念不忘的东西,炙热如初。 从选拔第一批试飞员到现在,人民军队已经能够通过自主培养选拔出合格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在发展的过程中,学员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14年底,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完成舰上起降并通过航母资质认证,新一批飞行员的梯次培养训练有序推进,迅速成长,迅速壮大。在机场里,年轻的舰载机飞行员正在训练,他们已经能够非常熟稔地驾驶“飞鲨”起降。这些年轻人就和航母事业一样,充满活力,充满朝气。 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前辈们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想了很久,只说了短短的一句话: “我们现在走的路,都是他们走出的路!” |
法律顾问:北京前沿律师事务所 主任: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