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军事前沿 > 文章 当前位置: 军事前沿 > 文章

神舟十三号采用快速返回模式着陆 创下多个首次

时间:2022-04-21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解读来了,多个首次!

  又快又稳!神舟十三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归来,专家:下一步将转入空间站组装建造阶段

  4月16日上午10时许,在空间站组合体中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纪录的神舟十三号乘组以快速返回的模式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三号的载誉凯旋,标志着神舟十三乘组飞行任务预定的各项要求均已顺利完成,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也就此圆满收官。

  作为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第二艘载人飞船,也是驻留太空时间最久的神舟飞船,在此次飞行任务中,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个首次,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新纪录,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新高度。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开始了长达大半年的太空之旅。在此次飞行任务中,为适应空间站组合体不同构型及来访航天器不同停靠状态,实现与空间站前向、后向、径向交会对接和分离,神舟十三号首次验证了径向交会对接技术,与空间站核心舱径向对接口实施了径向交会对接。 

  而在对接之后, 神舟十三号的停靠飞行时间增加至6个月,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首次考核并验证了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能力。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项目技术副经理邵立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驻留时长一般也就是5~6个月,驻留时间如果再延长可能对航天员的影响就会比较突出。而在中国航天员长达6个月的驻留期内,对神舟13号飞船进行了关键技术的验证,“神舟13号最关键的一项技术验证就是长达6个月的停靠,这对神舟飞船而言是最大的考验,因为太空中的长时间驻留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会对飞船造成影响,但这些因素是地面上无法模拟的,或者模拟的成本是无法接受的,神舟13号任务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就是长期在轨飞行,受不可控因素影响后的安全返回,此次返回任务的圆满完成,对于神舟飞船而言,就是关键技术验证的顺利通过。”邵立民称。

  为应对在轨停靠飞船可能出现无法返回的故障,空间站任务阶段还首次建立了应急救援任务模式,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通过在轨停靠飞船和发射场待命飞船共同确保在轨航天员安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则是首次执行了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

  在神舟十三号任务期间,神舟十三号乘组三名航天员还先后圆满完成了两次出舱活动。其中航天员王亚平也进行了太空行走,成为了首位在太空中进行舱外活动的中国女性,这也为未来中国女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为进一步提高返回任务执行效率,缩短地面飞控实施时间,神舟十三号也首次采用了快速返回模式。通过对飞行任务进行合理地裁剪和调整、压缩操作时间,将返回所需时间由原先的11个飞行圈次压缩至5个飞行圈次。返回时间由17个小时缩短至约7.5个小时。

  谈到采用快速返回模式的初衷时,邵立民表示,此前的返回阶段我们设计的返回时长在一天左右,这项指标虽然符合要求,但一天的飞行时间还是比较长,特别是此次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中,三名航天员在太空中已经驻留了6个月,在从空间较为宽敞的空间站转移到空间狭小的载人飞船中,而且还要飞行一天,三名航天员感受的舒适度肯定比较差,“技术进步没有止境,我们想让三名航天员在返回舱中待的时间尽量短一些,提高航天员返回舒适度。”邵立民称。

  据了解,随着神舟13乘组三名航天员驻留6个月并平安返回,下一步将对空间站整个关键技术验证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果满足要求后,将转入中国空间站的组装建造阶段,这一阶段将依次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14载人飞船、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15号载人飞船,共计六艘航天器,最终完成T字构型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整个组装建造过程将历时约七个月。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上一篇:中国空间站能否成为全人类的太空新驿站?副总师回应

下一篇:港媒:歼20换装国产发动机后 首次证实巡航东海南海

推荐阅读
合作网站 | 联系《法治前沿网》 | 关于《法治前沿》
冀ICP备19037477号  |   QQ:/微信:443594666  |  地址:法治前沿-WWW.CNLAW.TOP  |  电话:010-88888888  |  

法律顾问:北京前沿律师事务所 主任: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