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0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俄乌冲突从2月24日开始,已进行一周。为了确保在乌克兰华人安全,中国大使馆从2月28日起,在基辅启动了撤侨行动。此次撤侨行动主要针对基辅市的在校留学生。阿睡是一名3月1号撤侨的中国留学生,他从当地时间3月1日下午4时起撤离基辅,在换乘两次大巴车,一路向南,纵跨摩尔多瓦共和国,历经31个小时,终于平安抵达罗马尼亚加勒斯特。 以下是阿睡的口述: 01 我在国立基辅大学读本科三年级,本来明年6月就毕业了。我平时是住在学校外面,跟一对情侣合租,室友也是中国人,其中那个男生是在读博士生,也在中国留学生的群里做管理员。 2月24号俄乌冲突正式开始后,一开始我跟室友一直留在公寓里。其实只要留意一下国际新闻,就知道二月以来,俄乌局势一直在恶化。我在2月中旬就订了2月28日飞往丹麦哥本哈根的机票,结果2月20号,因为疫情,这班飞机不出意外地熔断了。 我马上改买了一张同时段的新机票,虽然换了航司,一开始也算有惊无险。但到2月24日清晨,冲突就正式开始了,乘飞机撤离的计划随之落空。 从2月24日到26日,我和室友是轮值守夜的。当时的情况是,每个凌晨都有交火,到了早上七八点左右就消停了。前3天我睡觉特别少,加起来只睡了8个小时,后来早上喝水,水会从嘴角漏出来,所以我赶紧抽出时间补了一觉,理智才重新上线,开始思考接下来怎么办。 2月25日,基辅市遭俄军火箭弹袭击后,一名当地居民在被击毁的房子前哭泣。 2月27日,基辅实行了全天宵禁,说明战事又升级了。此前,我室友早就提过,他有个有亲戚在基辅郊区一个叫布罗沃利的乡下做木料加工生意,也是华人,我们可以去那里避难。此前我都觉得没必要,但27日的全天宵禁后,我注意到空袭警报响起的频率增加了,从一天5-6次增加到了一天10多次(经验估计,没有精确计数),而本地Telegram群也有消息说,基辅防空力量击落了俄军的一些导弹、飞机,残骸可能落入居民区。 所以28号一早,我们立即决定去布罗沃利。这里说是乡下,但其实离我们住的市中心开车一个小时就到了,中间要过一条河。去布罗沃利,我们带上了早就整理好的登山包(电器、证件、衣服、日用品,食物)和行李箱(装了换洗衣服,在古董拍卖会上淘到的一些前苏联唱片、哥伦比亚留声机),另外当天还用垃圾袋打包了不少食物。但也丢下了不少东西,比如正式场合穿的西装,显示屏这些,加起来价值上万元了。 室友有一辆尼桑SUV,我们三个人是开着这辆车过去的。一路交通很畅通,因为本地居民该走的在刚开战时就走了,所以路上只能看到一些邮政和运送食物的车。比较关键的交通出入口都有哨卡,我们一共经过了三个,从基辅往外,第一个是民兵关卡,第二个是警察关卡,第三个是军警关卡。主要是查进出人的身份,进城查得很严格,会打开后备箱和后座查看。我们是出城,查得比较松,拿中国护照给士兵看就行了,没有任何为难,只有其中一个哨卡的士兵问了我们是不是学生,我们说是,对方“哇哦”了一下,似乎挺惊讶,然后就把我们放过去了。这些士兵看起来年纪可能稍微比我大一点,但也不到30岁。 2021年12月6日,乌克兰建军节当天,泽连斯基总统(中)在顿涅茨克前线视察当地部队的备战状况(人民视觉 供图) 前面说了,到布罗沃利要过一条河,在过河的桥头缓冲坡快车道正中间,我们看到了一辆被击毁的军车,车上有十字标。说是军车,但并不是大卡车或者越野车那种,而是像一辆加长版的金杯面包车,有点像救护车,后面也有装甲。 这辆炸毁的车附近有哨卡,因此我们是减速路过的,能看到车窗的挡风玻璃有三个打碎的大洞,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有两个士兵,看制服是乌军,因为袖标上有乌克兰国旗。士兵歪在座位上,已经死了,脸已经被打烂。看到这个场景,我当时就倒抽一口凉气,很害怕,一声国骂自动冒了出来。但除了这辆军车,那附近看起来,并不像是交战过的样子。 02 到了布罗沃利,我们就在室友的亲戚家住下了。那是一栋三层楼的木结构房子,不大,一楼面积不超过100平米,顶层是阁楼,有一个院子,也很小,只够停一辆车。周围还有不少其他房子,算是一个居民区,但因为是农村,院落分布很散,我自己的判断是,这里不太可能成为军事打击目标。 但28日晚上9-10点,这附近还是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爆炸,防空警报没响,也没有任何别的预兆。声音特别强,像炸雷一样,我在房间里整个人弹了一下。爆炸声后,还有一阵枪响。根据声音,爆炸的位置就在我们上午路过的桥头东北不远处,根据我在基辅这几天对一些爆炸声音的判断和识别,我感觉爆炸的地方在离我们住的地方1公里以内。爆炸的是什么,我分辨不出来,只能判断是炮弹爆炸,不像导弹,因为导弹爆炸声音比较短促,偶尔能听到一些像飞机飞过去的那种“嗖”的声音,炮弹爆炸声特别强。 口述者供图 爆炸后,所有人都从房间里出来了,聚在一起听动静,发现没有更多爆炸声后,大家立马从楼下拿胶带纸,用米字条封住了所有窗户,防止玻璃飞溅。原本我们是打算第二天白天再封窗的,因为宵禁期间不敢开灯,发生了爆炸后也顾不得了,赶紧就把窗子封好了。担心一楼塌方,我们还把水和食物也搬上二楼。 我们在室友的这个亲戚家只住了一晚上,因为第二天,也就是3月1号11点,我室友和我都分别接到了大使馆撤侨的通知。此前,冲突爆发后的2月25日,大使馆就让我们登记了撤侨信息,登记信息包括姓名,护照号码,在乌克兰住所地址和电话号码,国内紧急联系人等。那之后,我知道大使馆的电话差点被打爆,但我自己没打过,因为觉得给大使馆打电话只能添乱,不如等大使馆正式通告。我们没有贸然往外跑,也是在等大使馆,毕竟作为学生,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非常少。 3月1日撤侨的通知果然来了,按大使馆的说法,他们是分批次通知撤离的学生的,按学生的年龄做了分流,确保年龄小的同学先撤离。最早出发的一批是年龄00后的留学生,他们是2月28号出发。我和室友被通知的批次是3月1日下午1点出发,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两个小时赶回基辅的集合地点。 在大巴上(图口述者供图) 所以我跟室友拉链一拉就走了,回去的路上也没有看到军车,但路上有很多荷枪实弹带着黄色塑料袖标的乌克兰军士兵。进城的路也有很多路障,其中进出城的主干道有专门筑设的反坦克路障和混凝土路障,一些小的路口就直接用炸毁的车辆残骸做了路障。我们头天路过的那座桥边,死亡的士兵已经不见了,但炸毁的车辆还在,周围增加了很多其他被炸毁的民用车,看起来是专门拖过来集中放在一起做成路障的。 回基辅的路上,我们走得特别急,光顾着开车,基本没有注意周围的动静,但肯定没有大的爆炸,当时应该是停火了一段时间。当时我们还走错了一次,根据谷歌导航,我们走到一处发现临时封桥了,只好走另一条路,想绕开封桥,结果在这条路开错了很远才发现,又赶紧掉头,等我们一路飙车到集合点时,已经1点20了。 本来我们以为已经来不及了,结果到了才发现,还在排队。我们到的时候,现场大约200多人,后面还有人陆续感到,加起来差不多有300人。我们到达的时候,12点批次的尚未出发,所以仍有很多大巴等着,据了解,大巴车都是当地的华侨商会联系包来的,专门用来协助大使馆撤离基辅的留学生。 在基辅集合地点(口述者供图) 按原先的预计,除了12点批次的,还有1点、4点、6点三个批次的车。到了现场,虽然有大使馆文教处的老师,也有商会的人,情况还是比较乱,学生都散乱地拥挤在站台上。所以我就跟负责的老师微信聊了一下,找了几个留学生会的同学,先组织秩序,让所有人按照不同批次排成三列,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批次,要么去问老师,要么往后站,不要挤在前面。 现场同学的状况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正在家里做饭,做了一半接到通知,袜子没穿就跑出来了;有些人在给朋友送化妆品,化妆品也不送了,直接带过来了,带了一箱;还有说东西没带全,一边抽烟一边想的。也有人临时披了件衣服,在零下1到2度的天气里,就跑出来了,当时风还很大。但组织后,大家还是非常配合,没有发生任何摩擦。 我在的批次虽然预计1点走,但等车到齐是三点多,一共4辆,有大有小,最多的一辆能坐60多人,我坐的2号车,准座47人,其中有几个座位是坏的。可见商会找车也花了很大的力气,司机也是他们找来的乌克兰人。 抵达罗马尼亚舒乐尼边境后(口述者供图) 最终,我们是在3月1日下午4点发车的,中间等了两个半小时。上车后,大家也没有松一口气的感觉,因为还是很危险,有些人你看他眼神就知道,他丢了很多东西。我室友的轿车也是扔在了集合地点的停车场,他当时把钥匙一拔,也没多想别的就拎着行李一起赶到了站台。我还在想能不能给他想个办法,请个人帮忙把车开回更安全的地方的,但他说“车可以丢下不管,还是我们人回去要紧”,劝我打消对车的挂念。 后来上了大巴,大家几乎是就立马睡着了,我也一样,前面几天实在太累了。不过我睡觉很浅,基本上大巴车颠簸一下,我就醒一下,车慢下来也会醒,醒了就听到全车“咚咚咚”的声音,是大家的脑袋不断撞在玻璃上的声音。 03 我们是从基辅往南开去,根据大使馆的说法,这里有一条“预留道路”可以出城,但在车上,还是能听到远处传来零星的交战声响。出发时天已经暗下来,按照大使馆的要求,司机没开灯,摸黑隐秘前行,所以司机也蛮厉害,只能就着一点点环境光,人贴在玻璃上开。出基辅城的时候,我们倒是把车里面的照明灯全打开了,方便卡哨的人检查。他们检查了检查司机的证件,在车周围看了一圈,然后就放我们过去了,没有给我们什么压力。 一路上,卡哨很多,但都没有为难我们。我们的车队后面还跟了不下六辆车,有自驾出去的华人华侨,也有本地人,毕竟跟着中国大使馆的车肯定更安全。大巴前面也有车,一开始我不知道身份,后来知道是商会的轿车在给我们开路。所有车辆都是摸黑往前,期间,大巴停下过一次,组织男女分批就地解决生理问题。 我们的目的地是罗马尼亚,中间要经过摩尔多瓦共和国。到达摩尔多瓦应该是3月1日晚上11点左右,不过我也是估计的,因为上车后,为了省电,除了特别需要拍照的地方,我的手机都是关机状态。后来在摩尔多瓦过关时,我看了下旁边的钟,是3月2日零点刚过。 摩尔多瓦边境(口述者供图) 在乌克兰一摩尔多瓦边境边境上负责和我们对接的是乌克兰一侧的边检官员,他们和使馆老师、商会代表取得联系后,我们就下了大巴,排队等待检查证件,一共排了一个多小时。那时候的摩尔多瓦气温在零下五六度左右,中间还听到一次掌声,是三位商会代表一边说“祝你们顺利”一边快速从我们边上走过。他们还要赶回基辅接应下一批学生和侨胞。 出境乌克兰后,入境摩尔多瓦非常简单,就是在边境一个很小的哨所里,事务官比对身份信息后,敲个章就放行了。当地有交警从警车后备箱里搬出矿泉水分给我们,听说有些学生还从当地居民那里获得了热腾腾的食物。不过在摩乌边境停留的时间很短,过境后就统一换乘了当地商会联系的大巴。简单问询了一下后得知,我们接下来将取道摩尔多瓦的边境高速路,前往罗马尼亚边境的舒乐尼口岸。因为司机需要休息,所以我们在摩尔多瓦的大巴上停留休息了5个小时才出发。那时候大家也比较安心了,毕竟已经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开始考虑怎么回国之类的问题。 从摩乌边境到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的边境,我们又走了5个小时。在摩罗边境遇到了一点麻烦,和上一程一样,这一程的司机也没有手续,不能送我们过边检,所以在离边检一公里的加油站把我们放下了。随后商会有一些人去了边检处交涉,中国驻罗马尼亚的大使也过来斡旋过关。 在罗马尼亚舒乐尼(口述者供图) 交涉时间倒是不长,但罗尼边境的关口很小,又有很多大货车在过境,全都要开箱验货,所以我们先是在摩尔多瓦这边等了整整2个小时。后来过站完成,但罗马尼亚过来的大巴被堵在了路上,所以又等了3个小时,也就是总共等了5个小时。据我所知,第一批次的学生等待时间更长,边检站外站了几乎一宿。 5个小时里,边境上还下雪了,特别大。一开始我们是聚在路边等,但跟着我们的车队,有一些私家车也要从摩尔多瓦往罗马尼亚方向,所以为了让道,我们组织大家排成了两人一组的长队,站在路边,男生靠外挡风,女生站里面。后面雪下得越来越大,包全打湿了,只能用塑料袋保护一下电脑。 很多人靠抽烟取暖,我还看到一个同学,一直冒鼻涕泡,他也不擤,就一直吹,后来我递给他一张餐巾纸,但擦掉了还有,擦掉了还有。我自己出来的时候只在衬衣外面套了一件羽绒服,特别冷,头发都黏在了一起,雪落下来,就像是直接下在了头皮上。雪最大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快要死掉了,最后只好跑起来,从队头跑到队尾,从队尾跑到队头,来回跑。那时候听人说起,第一批去罗马尼亚的同学已经到了,有人连吃了4碗蛋炒饭,我们都觉得,“哇,有蛋炒饭吃”,一下就有盼头了。 抵达罗马尼亚边境(口述者供图) 最后,我们是在3月2日晚上11点到达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在罗马尼亚境内开了6小时,我下车的地点叫红龙广场(red dragon)。在那里,有各个地区的商会过来问,有没有台州的?有没有中国银行的?有没有山东的?有的话,学生就举手,下来跟人走。没有商会接应的同学,应该是去了使馆安排的地方,具体我不清楚,因为我没有跟车到最后。 我跟我室友都是浙江人,从乌克兰出发的时候,就接到了台州商会的联络通知,所以到了罗马尼亚后,我们就直接跟他们走了。他们给我安排的地方是招待所单人间,我室友两人则去了商会办公的地方。这些侨胞商会,我相信他们不只帮忙安排了学生在罗马尼亚的食宿,肯定还出了不少力气联络大巴车这些,真的能感觉到手足之情。接下来的计划就是,研究回国政策,看看怎么尽快回国。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点击进入专题: 从乌克兰撤离的首批同胞回国 |
法律顾问:北京前沿律师事务所 主任:钱燕